佛教藏經的文字問題與解決方案 (一)關鍵字:佛經、缺字、譯經 前言:佛典缺字問題自古已有 壹、中古時代佛教文字問題形成主因 一、吳 支謙:佛教最早的譯經理論 前言:佛典缺字問題自古已有中國佛教史上處理漢字「缺字」相關問題的方法 中國佛教從漢末開始佛典的傳譯,即有漢字「缺字」的問題存在[1],只是於當時並非以電腦做為文書處理的工具,因而多以「難字」、「奇字」表示之。譬如,從東吳支謙經姚秦鳩摩羅什至唐朝玄奘的譯經過程,即可看出「文字」的問題在佛教譯經史上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如支謙所說,因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的緣故,而產生種種翻譯上的困難;後來道安將這些問題整理為「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的說法;及至唐玄奘始提出「五種不翻」的理論[2]。而這些不翻譯的字,於古時大都是以「音譯」的方法處理之,是以造出很多「難字」,而這些新造的字往往就形成現時所謂的「缺字」。可知,中國從佛典漢譯開始就已經隱藏所謂「缺字」的問題。[3] 此外,因為佛教「咒語」皆是在「採取音譯,不重字義」,因而產生了許多新造的中文「奇字」,這些字往往都是中文字典中所不收的,因此經過數百年的佛典漢譯之後,佛教界即開始有各類的《音義》出現,以整理及解釋這些「難字」或「奇字」;加上,近年來流傳的新發現唐宋敦煌手抄本,其中有很多的「俗字」亦非字辭書所收的字,甚或是後世經文刻本所罕見,因而依現代的需求,這亦可說是一種「缺字」問題。 上述這些問題與處理方式,在某種定義下與當代電腦的「缺字」問題是非常類似的。因此,本文試從兩千年來的漢傳佛教史,觀察其處理「難字」、「奇字」、「咒語」、「俗字」的方法,以作為當代「缺字」處理之參考。 壹、中古時代佛教文字問題形成主因一、吳 支謙:佛教最早的譯經理論 據傳為東吳支謙所撰之〈法句經序〉,文中對中國早期之漢譯佛典有一段文字說明,該文可能是中國佛教漢譯佛典最早的譯經理論文章,文中說到:
二、東晉 道安:譯經之「五失本,三不易」 接著,從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第一、二失本中,即可看出在翻譯上的語法與字義的問題,這也是造成佛典文字問題的主因之一:
(釋道安,〈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出三藏記集序卷第八》 ) 三、唐 玄奘:譯經之「五不翻」 從道安經姚秦鳩摩羅什至唐玄奘之譯經,可說是中國譯經很興盛的一段時期,至唐玄奘作翻譯時,則提出「五不翻」的理論。如於平江景德寺普潤大師法雲所編之《翻譯名義》中,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序言如下: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序),《翻譯名義集》,T54 No.2131) 從上述玄奘的翻譯理論可以瞭解到,中國漢譯佛典除了語法的問題外,主要的還是「字」的問題,如字的修飾、字的刪減增補有無等問題。 四、宋 贊寧:佛典翻譯理論總結 至北宋贊寧,對上前述各朝的翻譯理論,作一總回顧,並提出「新意六例」之說,可看出佛典的文字問題除了翻譯的問題外,其基本的不同點,則為語言的不同,茲將其六例簡列如下:
關於「譯字不譯音」則他繼續說明如下:
接著他又說明,文字問題來自「胡語梵言」:
贊寧接著,於以下諸點也是就重譯直譯、粗言細語、華言雅俗、直語密語為等文字問題討論。 五、小結:形成的文字問題 由上述的譯經理論,可大致瞭解中國佛典的用字原則與形成的問題: 1. 因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 2. 因而,有「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譯上字義的問題,所造成佛典文字問題。 3. 進而,玄奘之「五不翻」,這些不翻的字就形成了「字」的問題 4. 最後,贊寧更總結的提出「新意六例」之說,以提出佛典的文字問題 所形成的問題:
不同時代的演進媒體的不同,與社會變遷等因素而造成種種的文字問題,於當時形成的文字問題,則開始有了解決的方案出現,今再將這些方案整理如下,以作為當代電腦「缺字」處理參考之用。 (待續) 註解: [1]缺字定義: [2]本文僅介紹幾位譯經大師的譯經理論,其他如鳩摩羅什、慧遠、僧睿、僧佑、彥倧、道宣等大師之翻譯理論,暫不列入討論。 [3]本文所探討者,僅以佛典有關的文字問題為主,暫不擴大至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字學,漢字學,音韻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