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號 CBETA 發行

CBETA首頁 電子報首頁 +電子報信箱



編者的話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今年的颱風似乎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本月 CBETA 提供了八冊卍續藏經文,範圍由 X55~X62,歡迎大家線上閱讀及下載。

電子報編輯 敬上


最新經文下載

諸位法友們,大家好!

CBETA 新增了八冊卍續藏經文,範圍由 X55~X62, 以上扣除大正藏重複經目,共 518 卷。 此外,原文無句讀而新加圈點者(列表行首標#),有 47 卷。 經目列表如下:
====================================================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二 法相宗
 X55n0882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卷四、七及八),唐.慧沼撰
#X55n0883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四卷),唐.智周撰
#X55n0884 表無表章栖翫記,(一卷),宋.守千述
 X55n0888 唯識開蒙問答,(二卷),元.雲[山/夆]集
 X55n0890 八識規矩補註證義,(一卷),明.明昱證義
 X55n0891 八識規矩略說,(一卷),明.正誨略說
 X55n0892 八識規矩頌解,(一卷附唯識略解),明.真可述
 X55n0893 八識規矩通說,(一卷附六祖大師智頌解),明.德清述
#X55n0894 八識規矩纂釋,(一卷),明.廣益纂釋
#X55n0895 八識規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X55n0896 八識規矩淺說,(一卷),清.行舟說
 X55n0897 八識規矩頌注,(一卷),清.行舟註
 X55n0898 八識規矩論義,(一卷附冥合百法論義文),清.性起論釋 善漳等錄
 X55n0899 相宗八要,(八卷今唯收憑夢禎撰因明論題辭耳),明.洪恩輯
#X55n0900 相宗八要解,(八卷分出別處今唯收敘文凡例耳),明.明昱著
 X55n0901 相宗八要直解,(八卷 分出別處),明.智旭解
 X55n0902 一乘佛性究竟論,(卷三),唐.法寶述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二 天台宗
#X55n0903 隨自意三昧,(一卷),隋.慧思撰
#X55n0904 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五卷),宋.了然述
#X55n0905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四卷),明.智旭述
#X55n0907 禪門章,(一卷),隋.智顗說
#X55n0908 禪門要略,(一卷),隋.智顗出
#X55n0909 三觀義,(二卷),隋.智顗撰
#X55n0911 觀心食法,(一卷),隋.智顗述
#X55n0912 觀心誦經法記,(一卷),隋.智顗說 唐.湛然述
#X55n0913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一卷),隋.智顗撰
#X55n0914 普賢菩薩發願文,(一卷),隋.智顗撰
#X55n0915 刪定止觀,(三卷附天台智者大師傳論一卷),唐.梁肅述
 X55n0916 天台智者大師傳論,,唐.梁肅述
#X55n0917 止觀科節,(一卷),
#X55n0918 摩訶止觀記中異義,(一卷),唐.道邃說乾淑集
 X55n0919 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唐.湛然述
 X55n0920 摩訶止觀輔行助覽,(四卷),宋.有嚴注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三 天台宗
 X56n0921 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宋.從義撰
 X56n0922 摩訶止觀義例科,(一卷),宋.從義排
 X56n0923 摩訶止觀義例隨釋,(六卷),宋.處元述
 X56n0924 摩訶止觀貫義科,(二卷),明.天溪說 清.靈耀補定
 X56n0925 十不二門義,(一卷),唐.道邃錄出
 X56n0926 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
 X56n0927 註法華本[這-言+亦]十不二門,(一卷),宋.宗翌述
 X56n0928 十不二門文心解,(一卷),宋.仁岳述
 X56n0929 法華玄記十不二門顯妙,(一卷),宋.處謙述
 X56n0930 十不二門樞要,(二卷),宋.了然述
 X56n0931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四卷),宋.可度詳解 明.正謐分會
 X56n0932 金剛錍論私記,(二卷),唐.明曠記 日本.辯才會
 X56n0933 金剛錍科,(一卷),宋.仁岳撰
 X56n0934 金剛錍科,(一卷),宋.智圓集
 X56n0935 金剛錍顯性錄,(四卷),宋.智圓集
 X56n0936 金剛錍論義解,(中卷),宋.善月述
 X56n0937 金剛錍論釋文,(三卷),宋.時舉釋 明.海眼會
 X56n0938 始終心要注,(一卷),宋.從義注
 X56n0939 法華五百問論,(三卷),唐.湛然述
 X56n0940 學天台宗法門大意,(一卷),唐.行滿述
 X56n0941 六即義,(一卷),唐.行滿述
 X56n0942 天台宗未決(問答十箇條),(一卷),日本.最澄疑問 唐.道邃決義
 X56n0942 釋疑(問答三十箇條),(一卷),日本.圓澄疑問 唐.廣修決答
 X56n0942 釋疑(問答三十箇條),(一卷),日本.圓澄疑問 唐.維蠲決答
 X56n0942 釋疑(問答十三箇條),(一卷),日本.義真疑問
 X56n0942 釋疑(問答六箇條),(一卷),日本.光定疑問 唐.宗[(匕/示)*頁]決答
 X56n0942 釋疑(問答十箇條),(一卷),日本.德圓疑問 唐.宗[(匕/示)*頁]決答
 X56n0943 法華龍女成佛權實義,(一卷),宋.源清述
 X56n0944 寶雲振祖集,(一卷),宋.宗曉編
 X56n0946 螺溪振祖集,(一卷),宋.元悟編
 X56n0948 四明仁岳異說叢書目次,(七卷),宋.繼忠集
 X56n0949 閑居編,(五十二卷),宋.智圓著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四 天台宗
 X57n0950 金園集,(三卷),宋.遵式述 慧觀重編
 X57n0951 天竺別集,(三卷),宋.遵式述 慧觀重編
 X57n0952 重編天台諸文類集,(卷十),宋.如吉編
 X57n0953 別傳心法議,(一卷殘欠另附祭懷要禪師文),宋.戒珠撰
 X57n0954 三千有門頌略解,(一卷),明.真覺略解
 X57n0955 復宗集,(下卷),宋.與咸述
 X57n0956 山家義苑,(二卷),宋.可觀述智增證
 X57n0957 竹菴艸錄,(一卷但欠初紙另附續添),宋.可觀撰
 X57n0958 圓頓宗眼,(一卷),宋.法登述
 X57n0959 議中興教觀,(一卷),宋.法登述
 X57n0960 三教出興頌註,(一卷),宋.宗曉注
 X57n0961 施食通覽,(一卷),宋.宗曉編
 X57n0962 不可剎那無此君,(一卷),宋.義銛述
 X57n0963 北[山/夆]教義,(卷一),宋.宗印撰
 X57n0964 台宗十類因革論,(四卷),宋.善月述
 X57n0965 山家緒餘集,(三卷),宋.善月述
 X57n0965 宗門尊祖議,(一卷),宋.志磐述
 X57n0966 台宗精英集,(五卷但佚失初卷),宋.普容集
 X57n0967 教觀撮要論,(現存卷三與四又另附頑空和尚三千說),宋
 X57n0968 增修教苑清規,(二卷),元.自慶編述
 X57n0969 天台傳佛心印記註,(二卷),明.傳燈註
 X57n0970 性善惡論,(六卷),明.傳燈註
 X57n0971 書,(一卷),明.克勤著
 X57n0972 法界安立圖,(六卷),明.仁潮錄
 X57n0974 教觀綱宗釋義,(一卷),明.智旭述
 X57n0975 隨緣集,(四卷),清.靈耀著
 X57n0976 四教儀集解,(三卷),宋.從義撰
 X57n0977 四教儀備釋,(二卷),元.元粹述
 X57n0978 四教儀集註科,(一卷),元.蒙潤排定
 X57n0979 四教儀集註節義,(一卷),清.靈耀節
 X57n0980 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二十卷),清.性權記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五 華嚴宗
 X58n0985 華嚴融會一乘義章明宗記,(一卷),宋.師會述
 X58n0991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一卷),唐.法藏撰
 X58n0993 華嚴還源觀科,(一卷),宋.淨源刊正
 X58n0994 華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宋.淨源述
 X58n0995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十卷),宋.道亭述
 X58n099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二卷),宋.師會錄
 X58n0997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一卷),宋.師會述
 X58n0998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六卷),宋.師會、善熹述
 X58n0999 五教章集成記,(卷一),宋.希[廷-壬+由]述
 X58n1000 評復古記,(一卷),宋.希迪錄
 X58n1004 五蘊觀,(一卷),唐.澄觀述
 X58n1005 華嚴心要法門註,(一卷),唐.宗密述
 X58n1007 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密述
 X58n1008 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豫述
 X58n1010 勸發菩提心文,(一卷),唐.裴休述
 X58n1013 華嚴法相槃節,(一卷),宋.道通述
 X58n1014 法界觀披雲集,(一卷),宋.道通述
 X58n1015 圓宗文類,(卷十四與二十二),高麗.義天集
 X58n1016 註華嚴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師會述 希[廷-壬+由]註
 X58n1017 註同教問答,(一卷),宋.師會述 善熹註
 X58n1018 評金剛錍,(一卷),宋.善熹述
 X58n1019 辨非集,(一卷),宋.善熹述
 X58n1020 斥謬,(一卷),宋.善熹書
 X58n1022 五相智識頌,(一卷),宋.佚名撰
 X58n1023 華嚴大意,(一卷),明.善堅撰
 X58n1024 賢首五教儀,(六卷),清.續法集錄
 X58n1025 賢首五教儀開蒙,(一卷),清.續法集
 X58n1026 賢首五教斷證三覺揀濫圖,(一卷),清.續法集
 X58n1027 法界宗蓮花章,(一卷),清.續法集
 X58n1028 華嚴鏡燈章,(一卷),清.續法集
 X58n1029 一乘決疑論,(一卷),清.彭際清述
 X58n1030 華嚴念佛三昧論,(一卷),清.彭際清述
 X58n1031 華嚴原人論發微錄,(三卷),宋.淨源述
 X58n1032 華嚴原人論解,(三卷),元.圓覺解
 X58n1033 華嚴原人論合解,(二卷),元.圓覺解 明.楊嘉祚刪合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六 真言宗
 X59n1043 看命一掌金,(一卷),唐.一行著
 X59n1048 持咒仙人飛[金*本]儀軌,(一卷),唐.不空拔出
 X59n1052 成就夢想法,(一卷),唐.不空述
 X59n1054 多利心菩薩念誦法,(一卷),南天竺.跋折羅菩提集撰
 X59n1069 (釋迦牟尼如來拔除苦惱現大神變)飛空大[金*本]法,(一卷),唐.般若傳
 X59n1073 金胎兩界師資相承,(合一卷),唐.海雲集
 X59n1074 胎金兩界血脈,(合一卷),唐.造玄增補
 X59n1077 準提淨業,(三卷),明.謝于教著
 X59n1078 準提心要,(一卷),明.堯挺撰
 X59n1079 持誦準提真言法要,(一卷),清.弘贊輯
 X59n1080 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一卷),明.袾宏重訂
 X59n1081 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註,(一卷),明.袾宏補註
 X59n1082 於密滲施食旨[既/木],(一卷),清.法藏著
 X59n1083 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二卷),清.法藏著
 X59n1084 瑜伽燄口註集纂要儀軌,(二卷附瑜伽燄口儀軌六則),清.寂暹纂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六 戒律宗
 X59n1085 受菩薩戒儀,(一卷),陳.慧思撰
 X59n1086 授菩薩戒儀,(一卷),唐.湛然述
 X59n1087 略授三歸五八戒並菩薩戒,(一卷),唐.澄照讚
 X59n1088 受菩薩戒法,(一卷),宋.延壽撰
 X59n1094 釋門歸敬儀護法記,(卷上),宋.彥起撰
 X59n1095 釋門歸敬儀通真記,(三卷),宋.了然述 日本.慧光合
 X59n1096 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六卷),宋.允堪述 日本.慧光合
 X59n1097 釋門章服儀應法記,(一卷),宋.元照述 日本.良信合
 X59n1098 衣[金*本]名義章,(一卷),宋.允堪述
 X59n1099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觀法,(一卷),宋.允堪撰錄
 X59n1100 道具賦,(一卷),宋.元照撰
 X59n1102 佛制六物圖辯訛,(一卷),宋.妙生述
 X59n1103 三衣顯正圖,(一卷),宋.妙生述
#X59n1104 芝園遺編,(三卷),宋.元照錄 道詢集
 X59n1105 芝園集,(二卷),宋.元照作
 X59n1106 補續芝園集,(一卷),宋.元照撰
 X59n1107 律宗新學名句,(三卷),宋.惟顯編
 X59n1108 律宗問答,(二卷),日本.俊艿問 宋.了然、智瑞、妙音答
 X59n1109 終南家業,(六卷),宋.守一述 行枝編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七 戒律宗
 X60n1110 律宗會元,(三卷),宋.守一集
 X60n1111 蓬折直辨,(一卷),宋.妙蓮撰
 X60n1112 蓬折箴,(一卷),宋.妙蓮撰
 X60n1113 律苑事規,(十卷),元.省悟編述 嗣良參訂
 X60n1114 毗尼日用錄,(一卷附千[山/品]長禪師示眾),明.性祇述
 X60n1115 毗尼日用切要,(一卷),清.讀體彙集
 X60n1116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二卷),清.書玉箋記
 X60n1117 沙門日用,(二卷),清.弘贊編
 X60n1118 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二卷),清.弘贊註
 X60n1119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二卷),清.書玉科釋
 X60n1120 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三卷),清.戒顯訂閱 濟岳彙箋
 X60n1121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一卷),明.智旭重輯
 X60n1122 沙彌尼律儀要略,(一卷),清.讀體輯集
 X60n1123 在家律要廣集,(三卷),明.智旭集 清.儀潤、陳熙願增訂
 X60n1124 律要後集,(一卷),明.智旭集
#X60n1125 律學發軔,(三卷),明.元賢述
 X60n1126 弘戒法儀,(二卷),明.法藏輯
 X60n1127 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卷),明.法藏撰集 清.超遠檢錄
 X60n1128 傳戒正範,(四卷),清.讀體撰
 X60n1129 歸戒要集,(三卷),清.弘贊輯
 X60n1130 八關齋法,(一卷),清.弘贊輯
 X60n1131 比丘受戒錄,(一卷),清.弘贊述
 X60n1132 比丘尼受戒錄,(一卷),清.弘贊述
 X60n1133 沙彌學戒儀軌頌註,(一卷),清.弘贊述並註
 X60n1134 二部僧授戒儀式,(二卷),清.書玉述
 X60n1135 羯磨儀式,(二卷),清.書玉述
 X60n1136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一卷),明.如馨纂要
 X60n1137 梵網經懺悔行法,(一卷),明.智旭述
 X60n1138 戒殺四十八問,(一卷),清.周思仁述
 X60n1139 體仁要術,(一卷),清.彭紹升著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八 淨土宗
 X61n1145 西方要決科註,(二卷),
 X61n1149 注十疑論,(一卷),宋.澄彧註
 X61n1154 淨土指歸集,(二卷),明.大佑集
 X61n1155 淨土簡要錄,(一卷),明.道衍編
 X61n1156 歸元直指集,(二卷),明.宗本集
 X61n1157 淨土決,(一卷),明.李贄集
 X61n1158 答淨土四十八問,(一卷),明.袾宏著
 X61n1160 西方願文解,(一卷),明.袾宏著並釋
 X61n1161 西方發願文註,(一卷),清.實賢註
 X61n1162 淨土資糧全集,(八卷),明.袾宏校正 莊廣還輯
 X61n1163 西方直指,(三卷),明.一念編
#X61n1164 淨土十要,(十卷),明.成時(評點節要)
 X61n1166 淨慈要語,(二卷),明.元賢述
 X61n1167 淨土生無生論註,(一卷),明.正寂註
 X61n1168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二卷),明.受教記
 X61n1169 淨土生無生論會集,(一卷),清.達默集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九 淨土宗
 X62n1170 雲棲淨土彙語,(一卷),清.虞執西、嚴培西同錄
 X62n1171 淨土旨訣,(一卷),清.道霑撰
 X62n1172 淨土晨鐘,(十卷),清.周克復纂
 X62n1173 西歸直指,(四卷前附周安士居士傳及像贊),清.周夢顏彙集
 X62n1174 淨土警語,(一卷),清.行策著
 X62n1175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一卷),清.行策定
 X62n1176 淨土全書,(二卷),清.俞行敏重輯
 X62n1177 角虎集,(二卷附起念佛七儀式),清.濟能纂輯
 X62n1178 東海若解,(一卷),清.實賢解
 X62n1179 省菴法師語錄,(二卷),清.彭際清重訂
 X62n1180 重訂西方公據,(二卷),清.彭際清集
 X62n1181 念佛警策,(二卷),清.彭際清纂
 X62n1182 徹悟禪師語錄,(二卷),清.了亮等集
 X62n1183 淨業知津,(一卷),清.悟開述
 X62n1184 念佛百問,(一卷),清.悟開著
 X62n1185 徑中徑又徑,(四卷),清.張師誠著
 X62n1186 勸修淨土切要,(一卷),清.真益願纂述
 X62n1187 淨土隨學,(二卷),清.古崑編
 X62n1188 淨土必求,(一卷附淨宗十集),清.古崑集
 X62n1189 淨土承恩集,(一卷),清.芳慧編
 X62n1190 念佛三昧,(一卷出壇凡叢書),瑞聖歎註
 X62n1191 西方確指,(一卷),清.覺明菩薩說 常攝集
 X62n1192 清珠集,(一卷),清.治兆輯
 X62n1193 蓮邦消息,(一卷),清.妙空子述
 X62n1194 淨土極信錄,(一卷),清.戒香述
 X62n1195 念佛起緣彌陀觀偈直解,(一卷),清.張淵述
 X62n1196 淨土證心集,(三卷),清.卍蓮述
 X62n1197 蓮宗必讀,(一卷),清.古崑集
 X62n1198 淨土神珠,(一卷),清.古崑集
 X62n1199 淨業痛策,(一卷前附古崑遵古略輯之阿彌陀經儀一卷),清.照瑩集
 X62n1200 時時好念佛,(一卷),清.果能述
 X62n1201 啟信雜說,(一卷),清.周思仁輯
 X62n1202 淨土紺珠,(一卷),清.德真輯
 X62n1203 修西輯要,(一卷),清.信菴輯
 X62n1204 蓮修起信錄,(六卷),清.程兆鸞錄存
 X62n1205 報恩論,(卷首一卷、卷正二卷、卷附一卷),清.沈善登述
 X62n1206 持名四十八法,(一卷),清.鄭韋庵述
 X62n1207 蓮邦詩選,(一卷),明.廣貴輯
 X62n1208 唯心集,(一卷),清.乘戒著
 X62n1209 影響集,(一卷),清.尼量海著
 X62n1210 二林唱和詩,(一卷),清.彭紹升集
 X62n1211 觀河集節鈔,(一卷),清.彭紹升著 弟子節鈔
 X62n1212 測海集節鈔,(一卷),清.彭紹升著 弟子節鈔
 X62n1213 瓊樓吟稿節鈔,(一卷),清.陶善著 弟子節鈔
 X62n1214 蓮修必讀,(一卷),清.觀如輯
 X62n1215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一卷),清.德潤錄
 X62n1216 淨土救生船詩,(一卷),清.寬量集


各組最新進度

◎輸校組

  • 卍續藏常錯字 A 類檢查: none
  • 卍續藏常錯字 B 類檢查: X01, X02
  • 卍續藏簡單標記 Ⅰ : none
  • 卍續藏簡單標記 Ⅱ : none
  • 卍續藏句讀: X55n0915, X55n0917, X55n0918
  • 網路校對發出: B25-27
  • 網路校對完成: B04
  • 大藏經補編輸入: B16, B25, B27
  • 法寶總目錄看圖校對: F02

◎研發組

  • 法鼓全集電子版 web 全文檢索完成 , 將來或可移植到 CBETA
  • CBETA XML P5 可能 10/21 之後再做
  • 修改 xml2txt X60, X54
  • 修改 xml2pdf.java
  • 新增 checkxml2.pl 檢查 div 下不能直接有文字
  • 處理同義詞

◎標記組

  • 大正藏:
  1. 修訂:經文用字、新式標點、 XML 標記
  2. 新式標點作業 : T08n0258 、 T08n0259 、 T08n0245 、 T08n0230 、 T08n0232 、 T08n0233 、 T08n0234
  • 卍續藏:
  1. 過去一個月已完成:
    • X59 、 X60 、 X61 、 X62 XML 標記作業完成。
    • 卍續藏句讀作業 -- X55 經文標記 修訂及插入句讀比對作業 完成 。
    • 協助編輯 X55 、 X56 、 X57 新增缺字「輕鬆碼」 。
    • 簡單標記 n 、 e 異動,相關文件修訂完成。  
  2. 進行中:協助編輯 X58 、 X59 、 X60 、 X61 、 X62 新增缺字「輕鬆碼」 。     
  3. 預計進行:協助  X22 看圖校對。

◎缺字組

  • 百字查詢已發出 64 份 , 回收 40 份 , 尚有 26 份待處理。
  • 「翻譯名相通用詞庫」作業詞條己整理,校對操作界面也設計完成,準備進行校對。

◎網資組

  • 改版 fgformat.pl
  • 比對並上網 X54~62, X74
  • 處理同義詞資料庫
  • 改版 cbedit
  • 改版 seecheck
  • 試 Mono 程式
  • 寫程式改 xml 新標檔中 lg 的 rend 屬性
  • 比對經錄 , 主要是卍續藏



一步一腳印 -- CBETA 經驗分享

■ 簡單標記版經文自動化處理

在卍續藏 X54~X88上網之後,下一個階段 X01~X53 的任務隨之而來。

因為在進度上稍有落後,故同仁們開始動腦希望設計出更自動化的工具,這次的目標放在簡單標記的經文,這是 CBETA 電子佛典最原始的格式,同仁們希望讓手動的工作愈來愈少,讓同仁們只需要做判斷,標記與格式的處理就交由電腦來完成,這個工具的設計已開始展開。



回覆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T13n0423_p0959b20囍p是我聞。一持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

"一持" 是否有誤?

CBETA 回覆:

大正藏原文為 "一持",但參考高麗藏電子檔,其作:

K0398V13P0032a03L; 如是我聞 一時婆 伽婆在王舍城靈

故知 "一持" 為 "一時" 之誤,CBETA 經文應作以下修訂:

T13n0423_p0959b20囍p是我聞。一 [持>時] 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


讀者來函:

您好 末學就讀于圓光佛學研究所

之前上 中觀 課程時 我們的中觀老師 游祥洲 教授 上到 肇論 的部分 要我們寫信告知貴單位 肇論p.152a-6 第五個字 和 第六個字 的位置顛倒 即 原本是

物之情哉以夫物物於物

要改成

物之情哉夫以物物於物

供您作個參考

CBETA 回覆:

我們查回大正藏,其原文為 ”以夫物物於物”,再參考底下二段經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32:「 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 以物物非物故。」(CBETA, T36, no. 1736, p. 248, c24-26)
  • 《肇論疏》卷1:「 豈所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者。 不順萬事之實性。不得即物之實性也。 夫以物物於物 下 第三明作論意也。以物名名有物。故云以物物於物。」(CBETA, T45, no. 1859, p. 172, a8-12)
可以判斷為大正藏原書有錯,我們會在新的一版更正,謝謝您提供的資訊,也請代為感謝游祥洲教授,日後還請諸位學者大德們不吝指教。

讀者來函:

As it is near 15 Jul (Chinese Lunar), I read the following sutra provided on your CD, and I would like to report one spelling error:

No. 684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 卷 1) T16, p0779a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 === 乾 === 連始得六通。

CBETA 回覆:

目乾連並不是錯誤,因為那是翻譯的名詞,所以不同的譯師有不同的譯法。 請參考丁福保佛學辭典的解釋: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目犍連

 (人名) Maha^yana ,又名目乾連。見 摩訶目犍連 條。

以上供您參考。


讀者來函:

I m using your version ? (sorry there is no version on your CD - only ref: ISSN 1562-9406 Copyright C 1998-2002 CBETA)

Found the translator name might be same in the following:

n1633-- 如實論 --1- - 陳真 -- 諦譯

n1641-- 隨相論 --1- - -- 真諦譯 -- 德慧法師造

Following : dynasty and author should have a separator: ( 新羅 -- 慧超 -- 唐 -- 圓照 -- 等撰 ?)

n2089 遊方記抄 1 新羅慧超唐圓照等撰

Following: The dynasty = 晉世 ?

n0211 法句譬喻經 4 晉世 法炬共法立譯

No. 0001 長阿含經 (22 卷 )

2 轉輪聖王修行經 ( ) <<---------- (what does 七 means here?)

(七) 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 <<---------- (why there is 七 at the start of the line? I guess the original sutra look like this?)

CBETA 回覆:

1.

在我們比較新的光碟中,封套或CD封面都有印上日期,例如 Feb 2005,但較舊的光碟可能沒有。

而由 CBReader 的版本亦可大概得知是哪一個版本。

甚至每一份 XML 經文都附有版本資訊,這些都可供您參考。

2.

n1633-- 如實論 --1- - 陳真 -- 諦譯

這的確是一個錯誤,應改為 "陳 真諦譯"

我們在最新的資料已經發現並修改。

3.

【新羅慧超唐圓照等撰】那是在大正藏書前目錄的記錄,我們只是如實抄寫。它實際的關係是這樣:

T2089-51-p0975 遊方記抄 【新羅慧超唐圓照等撰】
T2089-51-p0975 (一)往五天竺國傳 【新羅 慧超記】
T2089-51-p0979 (二)悟空入竺記 【唐 圓照撰】
T2089-51-p0981 (三)繼業西域行程 【宋 范成大撰】
T2089-51-p0982 (四)楚僧指空禪師傳考 【】
T2089-51-p0985 (五)西域僧銷喃嚷結傳 【】
T2089-51-p0987 (六)南天竺婆羅門僧正碑 【日本 修榮撰】
T2089-51-p0988 (七)唐大和上東征傳 【日本 元開撰】
T2089-51-p0995 (八)唐王玄策中天竺行記并唐百官撰西域志逸文 【】
T2089-51-p0995 (九)唐常愍遊天竺記逸文 【】

4.

在該經內文的記錄中,有這樣的校勘資料

《法句譬喻經》卷1:「[6]晉世[7]沙門法炬共法[8]立譯」(CBETA, T04, no. 211, p. 575, b17)


[6]晉世=西晉【宋】*【元】*【明】*。

所以這裡的晉世應為西晉之意。

5.

No. 0001 長阿含經 (22 卷 )

2 轉輪聖王修行經 ( 七 ) <<---------- (what does 七 means here?)

這是我們舊版光碟的錯誤,應該是記錄為(六),表示此經在長阿含經第六卷。

在後來的光碟已修正。

6.

(七) 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 <<---------- (why there is 七 at the start of the line? I guess the original sutra look like this?)

在長阿含經中,這二行的(七)與(三○)的確令人難以了解。

T01n0001_p0129b01齱]七) 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
T01n0001_p0137b01齱]三○)第四分世記經三災品第九

這些數字在大正藏的底本--高麗藏--並沒有看到同樣的文字,

我們目前只能猜想是大正藏處理時的失誤了。


讀者來函:

0150A 七處三觀經

0150B 九橫經

0175a 睒子經

0181a 九色鹿經

0182a 鹿母經

這些經名應該有 "佛說" 二字.

CBETA 回覆:

在大正藏,甚至其它大藏經也有類似的問題, 在內文的經名中,可能含有佛說二字,如

No. 175 佛說睒子經

但在大正藏還有一份書前目錄,那又是另外整理過的目錄, 所以可能把 "佛說" 二字統一刪除,這並不是錯誤,因為歷代藏經的經名或有出入,全依編輯者的處理方式。

而 CBETA 則依大正藏格式,內文則保留內文的經名,在目錄中則使用書前目錄,如此一來二者的資料皆可同時保留,以利使用者對照查詢。


讀者來函:

本人也是輸入經典者,今日再研究經文中而查丁福保之佛教辭典中有(五乘)與(畜生因)有遺漏處.

CBETA 回覆:

感謝您的來函指教,您所提的資料無誤, 我們會再找時間更新丁福保佛學辭典,謝謝您!


讀者來函:

Sorry to bother, I know little sutra, but I wonder if following correct? (mark with ***)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磲 *** 馬 *** 瑙珊瑚虎珀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  ( 火湯自枯竭 ?? ...  地獄自消滅 ??)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

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 *** 頗梨 *** 車磲赤珠馬瑙而嚴飾之。

...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 *** 鵠 *** 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

...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 *** 趣 ***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 *-* 三 *-* 惡道之名。

...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 *** 說 *** 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

( 佛說阿彌陀經 )

CBETA 回覆:

1.

這應是譯名不同之故, 可參考佛光大辭典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瑪瑙

梵語 aぽmagarbha,巴利語 asama。七寶之一。赤色寶之意。音譯阿濕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阿濕t揭波、遏濕摩揭婆、阿輸摩竭婆。又作石藏、胎藏、杵藏。慧琳音義卷二十七瑪瑙條之注釋(大五四•四八三下):「遏濕摩揭婆,此云杵藏。遏濕摩,杵義;揭婆,藏義。或言胎,取其堅實。 言馬瑙者,色如馬腦故也。 」又慧苑音義卷上、玄應音義卷二十二均載為馬腦;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則又謂相通於虎魄。近代字典則多將此梵語譯為金剛石。〔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參閱「七寶」124)p5839

2.

聽起來您的說法比較合理, 但很奇怪, "火湯自枯竭" 只找到一筆.

《列祖提綱錄》卷20:「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
地獄。地獄自消滅。」(CBETA, X64, no. 1260, p. 163, c10-11 // Z 2:17, p. 247, b16-17 // R112, p. 493, b16-17)

而 "火湯自消滅" 則有六筆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1:「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
」(CBETA, T20, no. 1060, p. 106, c28-29)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卷1:「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CBETA, T20, no. 1064, p. 115, c13-14)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卷1:「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CBETA, T46, no. 1950, p. 976, a10-11)

《大悲啟請》卷1:「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渴」
(CBETA, T85, no. 2843, p. 1295, c19-20)

《列祖提綱錄》卷20:「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CBETA, X64, no. 1260, p. 164, c3-4 // Z 2:17, p. 248, b9-10 // R112, p. 495, b9-10)

《薦福承古禪師語錄》卷1:「汝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CBETA, X73, no. 1447, p. 46, c15-16 // Z 2:31, p. 222, a2-3 // R126, p. 443, a2-3)

3.

參考佛光大辭典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 =五寶

指五種寶物。即金、銀、琥珀、水晶、琉璃。在密教,當設壇修法時,將五寶與五藥、五香、五穀等埋藏於壇下中央與四方,此五寶為五部之塔婆,故表地神之寶藏。或在灌頂之際,將五寶裝入大壇之五瓶內,以壇場即行者之心曼荼羅故,取開淨菩提心而開發五智之德之意。 五寶之種類,經軌所說不一,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經及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等列舉金(梵 suvarなa)、銀(梵 rajata)、真珠(梵 muktikい)、瑟瑟(梵 mahいnせla)、 頗梨 (梵 ぽilい),蘇悉地羯囉經卷下護摩法則品列舉金、銀、真珠、螺貝(梵 ぽaっkha)、赤珠(梵 lohita-muktikい),十誦律卷六十一則舉金、銀、摩尼珠、玻璃、毘琉璃等。今多用金、銀、琥珀(梵 musいla-galva)、水精(梵 sphaむika,即水晶)、琉璃五種。又十誦律卷六十一相對五寶,舉出赤銅、鐵N石、水晶、鉛錫、白鑞等,稱為五似寶。〔蕤呬耶經卷中、陀羅尼集經卷四、大日經疏卷四、建立曼荼羅揀地法、建立曼荼羅次第法、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八〕(參閱「寶」6737)p1212

4.

請參考一切經音義:

T54n2128_p0465a23 白鵠 白鶴 (鵠胡木反玉篇似[我/鳥]黃白色又云黃鵠形如鶴色蒼黃詳此經文其林變白何得類於黃鵠應
T54n2128_p0465a24 為鶴字何各反) 。

5.

此處有個校勘

《佛說阿彌陀經》卷1:「彼佛國土無三惡[10]趣」(CBETA, T12, no. 366, p. 347, a18)
[10]趣=道【宋】【元】【明】。

表示宋元明三版的大藏經皆是用 "惡道", 而非 "惡趣" ,

然而 "惡趣" 與 "惡道" 同義, 交替使用並無不可.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 =惡道

為「善道」之對稱。 與「惡趣」同義。 道,為通之義。即指生前造作惡業,而於死後趣往之苦惡處所。係對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總稱,主要指地獄。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獄、餓鬼、畜生三者稱為三惡道,阿修羅、人間、天上則稱為三善道。此外,四惡道指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五惡道則指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上。〔無量壽經卷下、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大乘義章卷八末〕(參閱「惡趣」4950)p4950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 =惡趣

梵語 durgati,巴利語 duggati。 又作惡道。 為「善趣」之對稱。趣,為往到之義。即由惡業所感,而應趣往之處所。據俱舍論卷八載,五趣之體為無覆無記,又五趣攝於有情數;即謂由善惡業所招感之異熟無記之果體,名之為趣,故說一切有部主張「趣」不通於善、染及器世界。 一般以地獄、餓鬼、畜生三趣稱為三惡趣,又稱三途、三惡道,為純粹惡業趣往之處;其中,依瞋恚趣往地獄,依貪欲趣往餓鬼,依愚癡趣往畜生。相對於三惡趣,阿修羅、人、天等三趣稱為三善趣,為行善業者所趣往之處。三惡趣若加阿修羅,即為四惡趣。三惡趣加人、天即為五惡趣,又稱五惡道、五趣;其中阿修羅包括在餓鬼、畜生、天上三處,或為地獄所攝。五惡趣再加阿修羅即稱六道,又稱六趣。人類亦可謂於六道中輪迴生滅。此六道若以現實人生取譬,瞋恚即為地獄,貪欲即為餓鬼,愚癡即為畜生,鬥爭即為阿修羅,喜悅則分別為人間、天上。古印度人一生最大之願望,乃不欲再度受生至人間,故視人道與天道均為惡趣。但此惡趣義攝入佛教之後,惡趣專指地獄、餓鬼、畜生三道,天、人為二善道。此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一願為無三惡趣願,第二願為不更惡趣願,此二願皆為大悲拔苦之願。〔無量壽經卷下、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九、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俱舍論光記卷八、俱舍論寶疏卷八、玄應音義卷四、慧琳音義卷四十八、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上〕p4950

6.

此處亦有校勘:

《佛說阿彌陀經》卷1:「亦稱[3]說我不可思議功德。」(CBETA, T12, no. 366, p. 348, a19)
[3]說=讚【宋】【元】【明】。

然而稱說與稱讚在意思上也沒有不同。


讀者來函:

1 、CBReader 有否修復的功能,不須 reinstall ?

2 、應如何 copy 全文經文 ( 不須文間的編號或斠勘 )?

CBETA 回覆:

1.

程式和資料本身並沒有修復的功能, 不過若是知道某個檔案或資料

被誤刪或有問題, 都可以直接拿正常的覆蓋即可.

2.

在主功能表選 "選定" -> "選項設定" -> "經文格式" 會出現一些選項.

把左上角的 "加上頁欄行資訊" 移除, 就沒有文間的編號.

把 "顯示校勘資料" 移除, 就沒有校勘資料了.

如果選 "依原書格式切行" 就會和書本一樣的切行,

否則就是一段一行的格式.

 


讀者來函:

我是大陸一名法師,您們創建的佛教網站我很喜歡,可就是打不開, 不知是什麼原因?您們能撥冗告知一二嗎?

CBETA 回覆:

您可以試著使用以下各站。

http://www.cbeta.org
http://140.112.26.178/index.htm
http://w3.cbeta.org/
http://cbeta.twbbs.org/index.htm
http://cbeta.buddhist-canon.com/index.htm

希望上列有您可以閱讀的網站.


讀者來函:

請教貴會,卍續藏 是否皆為中國歷代高僧大德 之所著作,還是有加入其他國籍之僧人的著作? 在下期待貴會懇賜寶貴之回音.

CBETA 回覆:

卍續藏主要分成 "印度撰述" 與 "中國撰述" 二個部份.

前者為印度所傳來之佛典, 主要是由中國及懂漢語的外國僧人所譯.

後者主要為中國歷代高僧大德所著, 但少許亦有日本高麗或胡人等外國之高僧大德所著.

以上為概略說明, 僅供參考.



交流園地
  歡迎投稿!來稿請寄至這裡

本會電子報之文章著作權均歸原著作者所有,轉載時請全文照登,謝謝。
website: http://www.cbeta.org/      email: service@cbeta.org
11246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76號4樓
TEL:(02)28932133 FAX:(02)2893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