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啟者:
謝謝您的指導,您的建議十分具有參考價值,我們會納入檢討會議程詳加討論。以下是個人的想法,供您參考,希望有幫助。
1. 研討會很是精采,刺激著自己不得不想辦法跟上時代的腳步。
謝謝您的鼓勵,也很高興您能劍及履及,立刻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
2. 只是為何杜正民老師擬寫了「網路佛學論文寫作」題綱,卻匆匆略過?害小月子還直期待著會有什麼「好康」、別出心裁的方法論。
此事未能在座談會開始時和大家先行報告,是末學的過失,敬請原諒。在會議前一天,末學曾與杜老師連絡,希望能在「佛學的知識管理」這個部份,略做加強,以提供與會來賓更深一層的認識。杜老師考量與會來賓對於佛法均有深厚的底子,因此決定分享較具深度的子題,把原先預定的題目,移至討論時段。後來因為討論熱烈而無法盡興,此一缺憾希望能在敝會即將舉行的「電子佛典與知識管理」推廣活動中彌補過來。
3. 基本上這節課有點「看的到、吃不到」ㄋㄟ,講義精簡到只把網址列出,其餘資料自己找,真是太酷了。就不能擷取比較重要的投影片資料印給與會者嗎?
此事亦是末學的疏失。未能先告知講義可在網路上下載,造成大家猛抄筆記而分神。
基於座談會的目的,希望能藉由彼此的互動而擦出火花,一開始便規畫提供討論大綱。另外由於投影片在講義印製前尚未定案,未免造成無謂的浪費,因此決定提供簡要的大綱給與會來賓。
4. 網路連結是一種趨勢。可以預見未來的是:更多人投入,加速成長、也因其成長有更多人需依憑它,輾轉相增─虛擬的世界,有沒有可能遂成另一個法界?這是很大膽的揣想及推論,但並非絕無可能。
此一問題,可由惠敏法師在人生雜誌上提及的觀點來回答:
『就如CBETA成立的宗旨──「期望讓任何想要閱藏的人都有機會如願以償」,現在我們就可以輕鬆地上網下載需要的藏經,這樣的殊勝,誠如惠敏法師形容:就像西方世界,人人可以平等地獲取資訊,也像《華嚴經》裡「重重無盡」的「因陀羅網」(indra-net)一樣,每個人在電腦世界的網際網路上,都可以互相激發出無窮潛力的空間。期待未來有更多像CBETA的團體,讓佛教經典,無論文字、音聲或圖像都能流布於廣大娑婆世界。』~~人生雜誌.214期
5. 佛法須適應時代的變化性,網上讀書會值得推廣。
的確如此。其實有不少小型的網上讀書會在進行中,網路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對於某些朋友來說是很方便的。然而如同座談會時,黃崧修居士提及的優缺點,網上讀書會仍需要和實體讀書會來配合,才能發揮最佳的效益。
因此,詳加規劃是重要的,在這點上我們還有許多發展的空間。
6. 但須注意的是,依進化的需求,便可能因運如下狀況:
網上佛法讀書會
↓
網上法師
↓
網上寺廟
↓
網上法會
↓
網上加持(灌頂)
↓
網上受記
↓
網上解脫
關於此點,就如同以前的人們沒有想過有經書,也沒有想過有錄音帶、錄影帶或VCD的佈法方式,其實並不一定有特別的必要弄出「網上的法師」一辭。
我常常比喻網路是「原本虛幻世界中更虛幻的世界」,藉由觀察網路世界,可以反思現在所處的世界。解脫就是解脫,似乎沒有特別的必要設定一個網上解脫,終究解脫的是修行者本身,修行的也是修行者本身,而不是網路。
曾有專家斷言,未來沒有.com公司,因為所有的公司都是.com公司。網路是一個虛擬的通路,有些能給我們,有些則不能給我們,善用網路能帶來大的益處,但過於信賴網路,就可能會落入緣木求魚的窘境。
7. 若無「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的培養,是很容易走偏鋒的。加上科技音效、影像、動畫...佛魔兩難分囉!
好一個佛魔兩難分!的確如此。誠如幾年前末學接受菩提樹下廣播節目的訪問時,曾提到佛學網站的一些問題,現在要找一個會設計網站的人並不難,但要找到一個能把網站伺服器管好的人卻不容易;要寫一篇文章不難,要讓正信佛法深入人心,則需要善知識來領導。
當時我曾給了一個結論:網路資訊的寬度太大,但普遍深度不足。此點也正是佛教網站普遍性的問題之一。
慶幸這個問題隨著資訊的發展,獲得許多法師大德的關注,甚至中華佛學研究所今年更開設了佛學與資訊的相關課程,希望日後網路上能夠法音充滿,而不再充斥著暴力與色情。
8. 日後時空,精神異常者也可能增多吧。
阿彌陀佛!現在的網路症候群已經很嚴重了。由於生活的變化太快,壓力太大,也造成許多人們在精神上無法承擔,我們有幸得聞佛法,實在感恩。
9. 全盤性思惟而後行的做法,方能「典型在宿昔」。很難,卻是目標。
的確如此。網際網路帶來了顛覆傳統的思維,包括零阻力經濟學,包括先射擊再瞄準的行銷概念,也包括全新的地域與時空觀念。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佛法仍有其不變的本質,與相應時代的法門。如何去掌握未來,以使正法永住,法輪常轉,相信是所有佛子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上,簡單就末學所知答覆您的來函,敬祝
平安吉祥
李志強 @ CBETA
|